正念覺察測驗(MAAS)——從日常呼吸到心理健康的橋樑

在一個清晨的陽光斑駁下,我跟隨同事小林到公司附近的咖啡廳,打算聊聊工作壓力。小林說:「最近每天早上起床後,我都會先做一個五分鐘的呼吸練習,感覺心情平靜多了。」我半信半疑,因為我只知道正念是「活在當下」的概念,卻不清楚它如何被量化、評估。正是這種日常的好奇心,讓我踏上探索正念覺察測驗(MAAS)的旅程,並在這篇文章中帶你從故事、實務、研究、文化等多角度,了解這個測驗背後的深意與實用價值。

正念覺察測驗(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, MAAS)最早由英國心理學家 Keith Brown 和 John C. Ryan 在 2003 年提出,目的是為了測量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對內在感受、外在環境的覺察程度。當時,他們注意到許多正念訓練的研究缺乏一個簡潔、可靠且跨文化可用的量表,於是設計了 15 個條目,涵蓋「我在日常活動中能夠注意到自己的感受」到「我不會在意自己的情緒」等句子。這個量表不僅簡短易懂,還能在 5 分制上評分,讓研究者與臨床工作者能快速掌握個體的正念水平。值得一提的是,MAAS 的開發靈感部分來自於佛教禪修中的「觀呼吸」練習,結合現代心理學的測量方法,呈現了一種跨文化、跨學科的創新。

在實際操作上,MAAS 的使用相當簡單。你只需要在紙上或電腦上閱讀每一個條目,根據自己的感受在 1(非常不符合)到 5(非常符合)之間打分。完成後將所有 15 個分數相加,得到一個 15 到 75 的總分。分數越高,代表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越能保持覺察、減少衝動或自動化行為。研究指出,MAAS 的內部一致性(Cronbach’s α)高達 0.90,顯示其測量穩定性極佳。許多臨床心理師會在治療開始前先給患者做一次 MAAS,並在治療結束後再次評估,以觀察正念訓練的成效。若你想自行測試,網路上也有多個免費版本,但請注意版權與正確使用方式。

正念覺察測驗不僅在心理學研究中佔有一席之地,也被廣泛應用於教育、企業管理、醫療保健等領域。以台灣的一所大學為例,學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將 MAAS 作為學生壓力評估工具,並針對分數低於 45 的學生提供正念冥想工作坊。結果顯示,參與者的學業焦慮、睡眠品質及人際關係均有顯著改善。再看企業界,某家科技公司在員工健康計畫中加入 MAAS,並將高分員工納入「正念領袖」培訓,發現這些員工的團隊協作、創新思維與工作滿意度都有明顯提升。這些案例說明,MAAS 既能量化正念,也能成為組織發展的策略工具。

以下是一個真實案例,說明 MAAS 如何幫助個人改變生活。小美是一名 28 歲的社會工作者,工作壓力大、常常熬夜。她在第一次測試時得分僅 32,屬於「低覺察」區間。經過三個月的正念冥想訓練,她再次測試時得分提升至 56。這個提升不僅代表她在日常生活中更能留意自己的呼吸、情緒,也讓她在面對難題時能先停頓、觀察,再做決策。她甚至告訴同事:「我不再因為客戶的抱怨而立刻情緒失控,而是先深呼吸,讓自己有時間思考。」這個改變不僅提升了她的專業表現,也讓她的私人關係更和諧。

另一個例子來自一位 45 歲的企業高層,名叫阿強。阿強在公司擔任營運總監,常常處於高壓環境。自從他在一次工作坊中學會 MAAS 的概念並開始每日早晨做 10 分鐘的正念練習後,他的工作效率顯著提升。根據他自己的報告,從 2018 年開始,他的 MAAS 分數由 35 提升至 70,顯示他在日常工作中能更清晰地覺察自己的情緒與思維。更重要的是,阿強發現自己在與下屬溝通時不再急躁,能夠以更平和的姿態傾聽對方,這大大降低了團隊內部的衝突。這個案例證明,正念覺察測驗不僅適用於個人,也能在組織層面產生深遠影響。

學術研究同樣證實了 MAAS 的效益。2016 年發表於《Mindfulness》期刊的一項元分析,綜合 30 篇研究,發現正念訓練與 MAAS 分數提升之間存在中等至強烈的正相關(r ≈ 0.45)。此外,研究也指出,MAAS 分數較高的個體,在壓力調適、情緒調節、注意力集中等方面表現更佳。更有研究將 MAAS 與腦功能影像結合,發現高分者在前額葉皮層的活動更為穩定,說明正念訓練可能對大腦結構與功能產生積極影響。這些科學證據不僅為 MAAS 的有效性提供了實證基礎,也鼓勵更多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將正念納入日常生活與職業發展。

若你想把 MAAS 轉化為實際行動,以下提供幾個可操作的建議。首先,設定一個固定的測試時間,例如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,讓自己在同一時間段完成測試,這樣可以追蹤長期變化。其次,將正念練習納入日常生活,例如在洗手間、等車站、吃飯前,做 1-2 分鐘的呼吸觀察。再者,將 MAAS 的結果作為自我檢視的工具,當分數下降時,提醒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的自我照顧。最後,若你在工作或學校環境中感到壓力,可以主動建議同事或學生一起參加正念工作坊,透過集體練習提升整體覺察水平。

當然,使用 MAAS 也有可能出現誤解與局限。首先,MAAS 主要測量「覺察」這一維度,並未涵蓋正念的所有面向,例如「接受」與「慈悲」等概念。其次,測驗結果受個人主觀報告影響,若受測者對正念概念不熟悉,可能會產生偏差。再者,單一測驗無法完全替代臨床評估,若你感到情緒困擾,仍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。最後,過度追求分數提升可能導致「測試焦慮」,使人忘記正念的本質——「不評價、不批判」地觀察當下。

總結來說,正念覺察測驗(MAAS)是一個簡潔、可靠且跨文化的工具,能夠幫助我們量化日常生活中的覺察水平。透過 MAAS,我們不僅能夠了解自己的正念狀態,還能在個人、組織乃至社群層面,運用正念提升壓力調適、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。從小林的呼吸練習到阿強的營運決策,從學術研究到實務案例,MAAS 都證明了正念不只是一種理論,而是一種可落地、可測量、可改變生活的實踐。若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自己,或在工作與生活中尋求更高的覺察與平衡,何不從今天起,拿起一張 MAAS 測驗紙,開始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呢?

圖片來源: Marco de Winter on Unsplash

You may also like..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